- ·上一篇内容:SQL:视图的定义与管理
- ·下一篇内容:网络传输介质之辐射型介质
网络传输介质之传导型介质
3.光纤
1966年高锟博士提出用光纤作为通信介质的设想,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先研制出衰减为20dB/km的单模光纤,从此以后,世界各国纷纷开展光纤研制和光纤通信的研究,形成了如今的通信革命的伟大局面。
光导纤维简称光纤。光纤是细如头发般的透明玻璃丝,可用来传导光信号。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。由于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,故光波在界面上形成全反射,使光只能在纤芯中传播,实现通信。
光纤按组成成分来分,有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石英纤维,有多种组分的多组分纤维,有以塑料为材料的塑料纤维等。
按光纤横截面上折射率来分,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。单模光纤传输容量较大,一般在140 Mbit/s以上,多模光纤传输容量较小,一般在140Mbit/s以下。
光纤的主要特性有两项,即损耗和色散。光纤每单位长度的损耗或衰减(dB/km),关系到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中继站的间隔距离,这是一个首要的特性,对数字信号的传输尤其重要。色散使光纤中的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展宽和畸变,由于脉冲宽度与频带宽度成反比,脉冲宽度越大,带宽越窄,脉冲展宽的程度(即带宽的宽窄)直接关系到光纤传输系统的信息容量,决定了在给定传输距离和误码条件下的码速率上限(即信息传输容量)。
目前常用的石英光纤的损耗已接近理论极限,短波段的损耗可达2.1dB/km,长波段的损耗可达0.2dB/km。光纤的带宽可达数十GHz/km,并在1.3靘波长左右可实现"零散色区",光纤传输正向长波段、单模光纤发展。
光纤传输系统主要由光纤(或光缆)和中继器组成。在短距离传输系统中,一般不需要中继器,从发送部分输出的已调光波经耦合器进入光纤。光纤是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, 其特性好坏对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。为了增加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传输容量,对光纤传输特性总的要求是损耗尽可能低和带宽尽可能宽。虽然光纤的损耗和带宽限制了光波的传输距离,由于光纤损耗很低,故光纤传输的中继距离通常比其它有线通信,甚至比微波通信大得多。
本文源自:翔宇亭——IT乐园(http://www.biye5u.com),转载请保留此信息!